您现在的位置: 万科实验学校 >> 首页

外交部翻译眼中的中国领导人:邓小平就像预言家

作者:    文章来源:    点击数:   更新时间:2023-04-27 20:25
字号 :T|T

  张维为离开外交部已经20余年,曾是外交部翻译室第三代“翻译国家队”成员,只要回忆起曾经陪同过的领导人,他依旧眉飞色舞。“那一代领导人讲话都非常有个性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。”

  邓小平“就像个预言家”

  1983年8月末的一天,研究生毕业的张维为到外交部翻译室报到,主任过家鼎告诉这个20出头的年轻人,翻译室所服务的对象,主要是党和国家领导人,“总书记啊,总理、副总理啊,还有人大委员长、副委员长”,过家鼎呷了一口茶,“当然,还有邓。”最后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,但张维为感到,这才是过家鼎的压轴词——邓,即邓小平。

  彼时,正值中英香港谈判的关键时期,外交部翻译室负责所有的翻译工作。虽然当时尚属新人的张维为只承担一些工作小组讨论的翻译,但由于翻译室每周都会组织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,因而在自由讨论环节,邓小平经常成为中心话题。

  在和张维为同年进入翻译室的高志凯眼中,邓小平“就像个预言家”。他善于倾听对方的发言,但一旦自己开口,“一看就是20年,一谈就是50年,一展望就是70年,一憧憬就是100年。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,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,50年不变,100年不变”。而邓小平的语言风格,也令高志凯印象颇深——“留有后手”、“要对付不要应付”……

  “会见外国政要时,只要他一走进门,就像大将军的出现,那股气势让在场的人顿时生出敬畏之心。”施燕华回忆。

  作为张维为和高志凯的前辈,施燕华做了邓小平10年的英语翻译。在她的印象中,邓小平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。

  1978年,施燕华陪同邓小平出访。第一个国家的招待会,问题是都安排好了的,诸如你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印象,怎么发展两国关系之类。而第二个国家是开放提问。周边国家的西方记者一听说就都来了,招待会上的问题有棱有角。“后来邓小平跟我说,这次记者招待会还有点意思,上次那个是一杯白开水。”

  对施燕华而言,邓小平更像个和蔼的长者。

  大多数时候,会见结束后,一场宴会必不可少。邓小平也喜欢在宴会上与外国领导人私下交流,因而作为他的翻译,施燕华经常顾不上吃饭。

  一次,施燕华陪同邓小平出席国宴,邓小平看到一直坐在身后翻译的施燕华没有饭吃,就把面前的苹果切了一块给她,还递给她盘子里的面包。而另一次在国内招待外宾,邓小平则在宴席中对外宾做了个“暂停”的手势——“让翻译吃点东西”。

  邓小平是四川人,每顿饭离不开辣椒,偶尔也开玩笑似的力劝怕辣的上海姑娘施燕华吃辣:“吃些辣子好,不辣不革命哦。”玩笑归玩笑,他不忘照顾施燕华的口味。上了甜食后,邓小平会把自己的那份推到施面前让她吃双份,“女娃子爱吃甜的。”

  1980年代,邓小平的右耳听力已经很弱,因此与他打交道的官员,或是翻译,都须大声说话。

  1985年,张维为第一次作为邓小平的翻译,陪同会见了来访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。甫一见面,邓小平用右手食指指了一下自己的右耳,“这个零件不灵了”,又指着自己的左耳,“这个稍好一点,所以我见客人都是这样坐的”。

  邓小平指的是,国内一般领导人见外宾,客人坐在主人的右手侧,而邓因为左耳听力好于右耳,见人都把客人安排在自己的左侧,“除了耳朵,其它零件都还正常运转”。穆加贝闻言哈哈大笑。

  把身体各个器官比作机器零件,“据说是红军时期开始使用的话语。作战受了伤,如果大难不死,就互相调侃称丢了哪个零件。”张维为说。

  而高志凯1986年陪同邓小平会见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时,由于交谈甚欢,邓小平亲自把温伯格送到门口,并在分手时开口说了一句英文“goodbye”。这是高志凯印象中,邓小平唯一一次说英文。他当时条件反射般地把它翻译成中文,并附在邓小平的耳边大声地说了一句“再见”——并没有意识到这是邓小平自己说的话,“他扭过头来,然后自己再用中文说了声‘再见’。”高志凯至今忘不了邓小平当时的眼神。